宁波海发渔业科技有限公司
NINGBOHAIFAYUYE
党建品牌
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8日

整体以红帆、航船、海洋三部分元素进行抽象造型组合而成。印有党徽的红帆高高扬起,意指坚持党的领导,海发在党建引领下开展各项事业;在红帆之下,一艘带有写意韵味的深蓝色航船迎风破浪,代表海发人的蓬勃朝气和创新干劲;图案底部为海浪造型,由“海发”和“红帆”拼音首字母“H”和“F”变形构成,蓝色海浪代表海洋经济的特色和底蕴,变形字母的外张力和跃动之势,象征“海发”逐梦深蓝的非凡勇气和坚定信心。

Logo整体形象寓意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宁波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海洋经济大潮之中扬帆起航、乘风破浪、奋楫争先、向海图强。


品牌介绍


“甬”是宁波的简称,与“勇”谐音,取勇敢、奋进之意;“潮甬”也代表“勇立潮头”之意,象征海洋发展领航宁波海洋经济的信心、决心、勇气、胆魄;“帆”取风帆、旗帜之意,“红帆”即坚持党的领导,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。

“深蓝”是深远、博大、永恒的色彩,代表海洋发展未来之宏伟事业;“逐梦”指海发人为实现“海洋强国”和“海洋中心城市创建”目标而不断努力拼搏、奋斗。

品牌名称整体意为:扬起高质量党建的风帆,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弄潮精神,乘风破浪,向海图强,领航宁波海洋经济发展。


主要做法


     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,以服务宁波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,以海洋经济发展为特色底蕴,聚焦政治引领、产业担当、责任践行三方面,勾勒出党建品牌三大工作主线。

政治引领筑牢“红色根基”

把舵海洋强国航向

把准政治方向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以系统化思维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,将忠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贯穿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全过程、各方面,切实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。

把稳思想之舵。打造“红帆学社”,搭建“书记领学、班子带学、支部促学、个人自学”学习机制,丰富“理论教学、现场研学、交流互学、视频辅学”立体化学习形式,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,把筑牢政治忠诚落实到具体行动中。

把牢发展大局。以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引,把握省市改革机遇,完成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及专家评审工作,明确未来发展方向、功能定位、任务目标。全面落实“党建入章”,精准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把关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机制,“三重一大”决策主体权责清晰、高效运转。


红帆学社

产业担当激活“蓝色引擎”

布局海洋经济主业

抓实学习型组织建设。针对团队成员非海洋专业背景多的现状,以海洋领域专业知识学习为导向建立知识赋能,以“学习目标清单+月度学习小结+定期分享”闭环管理建立机制赋能,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动形成勤学善思、好学上进的浓厚氛围,持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。

抓好行业调研走访。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涉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运营,联动相关政府部门、成熟企业、金融机构、科研院所高校,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,排摸宁波海洋资源家底,把握产业现状与政策动向,对标行业先进,拓宽眼界、转化思维,寻找优质标的信息,畅通信息获取渠道。

抓牢示范项目建设。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,进军现代海洋渔业布局深远海养殖,进军海洋新能源领域布局海上风电。由党员干部牵头,实施班子挂帅、党员领题,围绕项目谋划攻坚克难,促成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项目成功落地象山。


▲浙江省首个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“东海1号”

责任践行绘就“共生画卷”

践行国企共富使命

生产端强化产业协同。上游育种联农,谋划水产种业园,建立种苗基地,提升鱼苗品质;寻找当地优质鱼苗供应商,建立定向采购机制。中游扩能提质,在“东海1号”周边筹谋增建重力式网箱,计划未来探索合作养殖、租赁养殖等灵活方式,与渔民共享产业规模扩张红利。下游加工增值,布局水产加工链,发展精深加工产品,拓宽增收渠道。

销售端整合优势资源。锚定打造宁波地标性海产品品牌目标,全面布局商超、酒店、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。推出“海洋珍品+乡土风味”共富礼盒,将大黄鱼产品与象山本地农特产品进行组合,通过品牌联动、渠道共享推动海产品与农特产品协同销售。

服务端打造就业平台。围绕平台养护、海产养殖等环节开发就业岗位,优先吸纳当地渔民和剩余劳动力就业。根据生产周期需求,在打捞、包装等配套环节设置灵活就业岗位,提供短期工作,构建家门口就业生态圈。


创建成效


政治引领有成效

筑牢向海图强“红色根基”

立足新时代党建工作新要求,坚持“两个一以贯之”搭建治理体系,聚焦资源配置搭建组织体系,夯实新成立公司的组织架构与体系建设,打好企业发展根基。

将海洋强国使命融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,在推动企业产业谋篇布局的同时,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。

产业担当出成效

锻造向海图强“蓝色引擎”

政府、产业、科研院所、金融机构协同的资源开发生态圈初步构建,积累各类产业项目信息百余个,为后续产业精准布局奠定信息基础。同时,与政府、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打造宁波海洋产业母基金,与高校合作成立宁波市首家海洋经济领域校企合作产业研究院,为宁波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支持、智库力量。

重大项目实现投资落地,从零起步的涉海产业布局迈出实质性步伐。现代海洋渔业方面,顺利投产浙江首个深远海半潜式智能化养殖平台“东海1号”。海洋新能源领域,成功入股象山5#风电场和省内第四个核电项目。

责任践行见成效

绘就向海图强“共富画卷”

“育种—养殖—加工”全链条协同机制建设启动。水产种业园和水产品加工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
“山海联动”的共富产品首次上新。5月20日举办首次大型产销签约仪式,将大黄鱼与象山本地农特产品组合上新,通过数十家分销商的线下门店、线上平台走向市场。

家门口就业生态圈初步显现。围绕“东海1号”各环节开发出固定岗位13个,视季节情况推出捕捞、包装、运输等灵活就业岗位4类。已累计吸纳当地务工人员200余人次。